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馆动态
2024-07 31

我馆赴延安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

点击:1036次
分享: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我馆策划举办原创展览“沐光前行——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特展”,展示以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华侨群体为新中国的缔造与建设所付出的不懈努力。7月15日至19日,翁荣标馆长携大纲编写组人员赴延安调研。本次调研旨在聚焦1940年及1955年陈嘉庚两次访问延安的历史事件,通过对延安革命旧址、纪念馆等地的实地走访调研,征集史料、充实展览内容,全面呈现陈嘉庚先生眼中的延安。

学习调研组先后到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等单位交流学习,走访杨家岭革命旧址、陕甘宁边区交际处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延安救国华侨联合会旧址、黄帝陵、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及西京招待所旧址等陈嘉庚曾驻留过的地方实地走访,拜访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王纪刚(《延安好作风》作者),并前往延安市图书馆、档案馆查询资料,收获颇丰。

在细致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等展览后,学习调研组分别与两馆领导及专家座谈交流,双方均表达了与我馆的合作意愿,表示将积极开展馆际交流合作,共同宣传弘扬延安精神、嘉庚精神。延安革命纪念馆还表示愿为我馆展览提供一批珍贵历史图片。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王纪刚副院长以其对延安革命史及延安精神的深厚研究,对展览大纲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党史研究专家刘卫平也为我们进一步查找资料提供了重要线索。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祥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军民融合的先行地。学习调研组赴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走访学习。馆内展览中有许多涉及到当时延安农工商业发展情况的数据,能够更直观了解到陈嘉庚到延安时当地的工厂发展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学习调研组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时获悉,《边区群众报》于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初为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后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1954年更名为《陕西日报》。另外,1938年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在延安成立,拍摄了一系列反映解放区人民和军队生产生活、革命作战的珍贵影像及数以万计的珍贵照片。为继续查找1940年陈嘉庚先生到访延安的文字与影像资料的征集整理提供新路径。

学习调研组还走访了部分陈嘉庚在延安期间参观、居住过的旧址。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发现了当年交际处处长金城所著《延安交际处回忆录》,其中详细描写了1940年陈嘉庚到访延安的情况,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很大帮助。另外,据悉陈学昭的作品中有提到过陈嘉庚在延安,其文学回忆录有《天涯归客》《如水年华》等,可进一步查证。

1940年陈嘉庚访问延安曾由西安中转,学习调研组特将回程机票定于当晚最晚航班,专门安排半天走访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旧址,并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与副馆长陈宏川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意愿。其中馆内收藏的《西安七贤庄》书中详细记载了陈嘉庚经由此处访问延安事件始末,《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安八办》书中也写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处长伍云甫接待陈嘉庚的相关内容,为新发现资料。随后,在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办公室同志的支持下,学习调研组来到1940年国民政府在西安接待陈嘉庚下榻的场所——西京招待所参观调研,查找资料。

本次调研工作历时5天,寻履考证陈嘉庚足迹10处、到7个纪念馆(学院)参观交流,与相关单位建立起紧密联系。通过走访,深入了解陈嘉庚延安之行历史,实地印证部份史实,收获大量实地调查资料,获赠一批珍贵历史图片,对延安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理解,为后续研究提供线索。各红色主题展馆形式多样的展示方式也为“沐光前行”展览的展陈设计提供了更多思路。同时,延安革命旧址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延安通过保护和利用革命旧址传承红色文化,更广泛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其方式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关注微信公众号×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